突如其来的疫情,“静默”管理后的贵阳学院,8000多名在校师生员工“不进不出”,保证校园安全平稳有序,生活物资与防疫物资成为的重中之重。因货源受限、运输受阻、人员不齐等条件限制,生活物资在咋买?防疫物资咋办?师生员工咋就医?校园水电气的运行咋整?垃圾咋清运?……
面对诸多困难,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校党委书记吕保平和校长邓朝勇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后勤管理处积极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赶赴学校,后勤管理处处长、党支部书记冉茂虎带领后勤处党员干部成立了“后勤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抗疫先锋队”,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方案,围绕“十个保证”,设立了物资保障及转运、核酸检测及防疫物质等五个专班,分管处领导深入一线,党员干部带头,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协同合作,联防作战,全力保障在校师生员工的生活物资供应、疫情物资保障及核酸检测等,努力确保校园平稳有序。
成立“物资保障和转运专班”。专班通过各种渠道组织校内各食堂、商铺、桶装水供应商等紧急购置各类物资,科学调配,在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的支持下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采购、接收各类物资。为保障进校物资安全,结合防疫要求,在校外设置集中静置与消杀区及司机等候区,校门口内设置“缓冲区”,区域内划分作业区及转运工人休息区,同时组建专门的“物资转运队”,实施无接触配送,最大限度守好进校物资防疫大门。专班每晚对所有进校物资盘点,食堂对每日库存盘点,由负责人统筹后制定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要求。学校纪委每天对物资台账进行监督。由于专班的有序工作,确保了米、油、肉、蔬菜、口罩、饮用水等各类物资保障基本到位。
成立“核酸检测及防疫物资专班”。在校内设置17个检测点,专班负责协调属地相关部门完成每天在校师生员工的核酸及抗原检测。为保证检测时间准确性,专班人员每天坚守至凌晨,接属地具体检测通知后,立即向各点位发布通知。早上五点钟左右带队到校门口接领当天各类检测及防疫物资,随后安排部署各点位医生、志愿者和检测物资,随时统筹协调各点位检测进度,确保全体在校师生每天完成“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不少一次”的检测任务。除核酸检测工作外,校医院还承担在校师生员工日常就医工作,通过各种渠道协调师生员工外出就医10起。
成立“食品保障和食品卫生安全专班”。通过各种渠道组织货源,组织食堂员工不分昼夜搬运物资,员工每天凌晨4点起床,确保6:30早餐的准时供应,保证一日三餐菜品多样性和质量,保证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同时组织人员送饭到各志愿者点位和隔离楼。目前食堂菜品丰富,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广大师生对食堂表示满意。
成立“水电气、环境消杀及隔离楼管理专班”。为确保校园环境安全,维护校园秩序,专班竭尽所能,尽一切办法保障全校水电正常运行、及时清运垃圾。同时高标准严要求做好隔离楼的管理工作,出台隔离楼相关管理办法和进出登记管理制度,在疫情期间有序完成各类黄码人员和有关人员的隔离工作,高峰期接纳197人。专班人员为落实好防疫要求,通宵达旦完成校园周边围墙加固加高任务。承担每日校园环境卫生消杀工作,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消杀不留死角。目前校园日常后勤服务到位,水电气正常,通过寝室长和后勤人员上门了解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57件。
成立“物价稳定、商铺管理、信息报送专班”。组织所有校内超市、商铺积极采购各类物资,保证货物充足,物价稳定,报送各类信息。同时组织管理好校内“快、修、保、食、洁、工”350多人的核酸检测,及时向他们传达学校的疫情防控政策及措施,遵守学校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即使转运成本增加,但学校食堂菜品价格,超市牛奶、方便面以及生活日用品等价格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出现乱涨价,物资短缺现象,保证物价稳定。
通过保证物资到位,保证核酸检测到位,保证校园环境消杀到位,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到位,保证饮用水安全到位,保证物价稳定到位,保证水电正常运行及垃圾清运到位,保证隔离楼管理到位,保证师生员工日常就医到位,保证校内“快修保食洁工”组织管理和关心关怀到位,后勤管理处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校园实行疫情管控以来,校园师生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校园秩序平稳有序,后勤管理处党支部为创造校园平稳安全贡献了后勤人力量,后勤服务工作多次得到校领导表扬,获得贵州新闻联播、百姓关注、动静贵州等省级媒体报道。

党委书记吕保平到超市了解物资储备情况

党委副书记、校长邓朝勇巡查校园周边环境

后勤处通过部署会、协调会、视频会等多种方式开展防疫工作

对重点区域进行消杀,消杀不留死角

深夜“物资转运队”实行无接触搬运物资

对学校周边围墙进行紧急加固加高

贵州-2频道报道我校物资准备情况

贵州新闻联播报道我校物资准备情况

超市物资充裕

食堂菜品齐全

每天组织“快、修、保、食、洁、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